
立足湖南实际,落实“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”
——访全国人大代表、省财政厅厅长石建辉
(石建辉。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罗新国 摄)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周帙恒
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,2万亿元直达基层,主要用于保就业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市场主体…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,提出了“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”,为抓好“六稳”“六保”提供重要保障。5月24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省财政厅厅长石建辉在驻地接受湖南日报记者视频连线采访时表示,财政部门将立足湖南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、市县财政运行需要、产业企业的纾困需要和创新开放的战略需要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,强化公共财政属性,把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到实处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“落实保就业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市场主体,需要‘弹药’。赤字腾出来1万亿,加上特别国债1万亿,增加了2万亿‘弹药’,为我们宏观调控腾出了很大空间。”石建辉说,报告中明确全部转给地方,将对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起到重要作用。“省财政厅将科学配置债券资源,加大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、加快工作进度和资金拨付,强化基层财政管理,为地方财政运行提供支撑。”石建辉说。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无论是“六稳”还是“六保”,都把就业摆在了首位。石建辉说,省财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,跟踪分析研判就业形势,强化失业风险预判,同时,从实际出发,完善落实新一轮社保降费和稳就业政策,援企稳岗稳就业。
“按照中央部署,湖南不仅要兜住既有贫困人口、低保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底,还要把受此次疫情冲击较大的城乡贫困边缘人员、低保边缘户和其他困难群众纳入帮扶保障范围。”在保基本民生方面,石建辉表示,湖南将着力建立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的体制机制,研究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和脱贫后续保障政策。
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、保民生。石建辉说,今年以来,省财政打出了减税降费、财政奖补、财金联动等一系列“组合拳”,来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共克时艰。“2020年,湖南预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超过550亿元。”石建辉表示,下一步,财政部门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,继续落实减税降费,同时强化各项支持政策的跟踪评估,狠抓政策落地,打通政策实施的各个环节,防止政策出台和实施过程中出现“贪多嚼不烂”的现象,确保市场主体能够更好地享受政策优惠和更公平的营商环境。
(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北京5月24日电)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湖湘情怀,党媒立场,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.voc.com.cn或“新湖南”客户端,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责编:龙潮辉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致常德兄弟
向新而行|中国“新三样” 造福全世界
今日辟谣(2025年9月12日)
神曲助力“湘超” 家里有“矿” 不服来战
海报 | 湘超郴州主场揭幕战倒计时1天!为郴而战 为球而燃!
今日辟谣(2025年9月11日)
“湘超”郴州赛区,观赛交通指南来啦!
“郴品郴味乡村大舞台——郴州乡村才艺大比拼活动”桂阳专场将于9月14日(星期日)晚上19:30,在桂阳县龙潭街道拱极村金叶广场篮球场开赛,敬请关注!
下载APP
分享到